顯示具有 吃在東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吃在東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12-17

【柿安和牛便當】看球賽轉播必備品

2009-07-16

【吃在東京-8‧甜點】鎌倉山特製乳酪蛋糕(新宿)

中斷兩年的「吃在東京」系列,在七月中旬的台中行之後,觸發了新題材。因為購自禾雅堂的原味乳酪蛋糕,令人憶想起新宿東西口交界處的但馬屋珈琲店

這座創業逾半世紀的咖啡店,外觀是一座富有大正時期風味的建築物,二層樓的營業空間常是客滿,標榜自家烘豆,室內總是混合咖啡與香菸濃郁氣味。除了咖啡,每回到新宿都想去的另一個原因,是懷念它的好拍檔──濃醇香的「鎌倉山特製チーズケーキ(cheese cake)」。



「鎌倉山」是Oastbeef-Kamakurayama食品公司旗下的糕點品牌。它的乳酪蛋糕配方不添加低筋麵粉或玉米粉,有別於常見的日式輕乳酪蛋糕的做法。這種製作材料只用澳洲奶油乳酪(cream cheese)、日本國產酸奶油(sour cream)、雞蛋和糖打發、低溫烘培一小時的蛋糕體,質地其實接近奶油乳酪的原生口感,但經混合酸奶和蛋香,少了奶油的膩感,多了些綿密的層次。

當年一嚐就上癮,搭配黑咖啡一級贊,也成了到訪但馬屋珈琲店的理由。我覺得有點像是去了綱八(つな八)吃天婦羅定食,如果少了美味的小菜—酸醋章魚,就不是圓滿的一餐吧!

話說回來,細看了這回買到的台中禾雅堂原味乳酪蛋糕,配方中少了酸奶油,雖然口感近似,但沒有鎌倉山那麼令人垂涎回味。而且啊,光看這類乳酪蛋糕的配方就知道,因為質地濃郁,每次淺嘗小片才是王道,最適合到咖啡店內食用。要不然,在新鮮賞味期限的壓力下,天天餐餐都得吃,再美好的甜點也禁不起這般「耗用」的。

番外篇:

禾雅堂主廚店主Stanley,在官方網頁公開了他那款健康美味的乳酪蛋糕做法,標榜「最簡單的,也是最難表現的」。看到這裏,很想不顧減重大業,把已經收藏多時的糕點機絲再搬出來,按表操課一番啊…

2007-01-29

【吃在東京-7‧旬饌】綱八(つな八)之天婦羅定食(新宿)

(2006-Apr舊文重貼) 第一次步出新宿車站東口往三丁目方向走去,就聽到店家的擴音器大聲放送著熟悉的歌曲︰

 「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是力量!」

當然,它不是唱國語版 ,這個曲調是新宿東口商圈主攻相機銷售的大賣場——櫻花屋(Sakuraya)唱了十多年的廣告歌曲。我有時不禁懷疑,這麼驚人的音量是怎樣傳唱十幾年,而沒被勒止的呢?

新宿三丁目沿途兩側都是著名的賣店,從紀伊國書屋、無印良品、三越百貨、伊勢丹百貨,到丸井百貨(01)的四棟主題館,堪稱是百貨界的一級激戰區。

由於我們這些年來都不曾在東京的折扣季節造訪,對於耳聞多時的折扣搶購人潮只停留在電視節目的影片畫面和一些報導中的描述。直到2004,我們恰好在六月底七月初到東京,我看到才十一點、剛開門營業沒多久的京王百貨,竟然已經人潮摩肩擦踵,這天是七月一日中元節,折扣直
下七折。



當天下午回飯店前再探身進來瞧瞧,真不得了!中央收銀台前方已經用紅帶拉起了折疊式的排隊路線(就像成田機場通關驗照的程序一般),將近十名收銀員一字排開,忙碌結帳,井然有序;她們身後有個大平台,另一批店員快速熟練地替顧客包裝購買的商品。另外還有幾位男性主管(看他們名牌上的職稱)不停在賣場樓層走動,時而指導顧客的行進動線、回答詢問,時而揚聲覆誦促銷活動內容,刺激顧客消費。

那真是一個生氣十足的環境,置身其中的我也覺得熱血沸騰,非得也下場搶購,才不枉費「來的正是時候啊!」

◎綱八(つな八)︰天婦羅定食

來到東口商圈,絕不會錯過的料理就是綱八的天婦羅定食。在我們造訪次數最多的東京餐廳排行榜中,綱八名列榜首。它最吸引我們的地方除了食材新鮮、炸物美味外,不同季節來都能品嘗到當季特產的生鮮或時蔬﹔有一年春天吃到師傅推的幼香魚。

綱八的特點之一是它的元氣阿桑店員。我似乎對元氣店員有種偏執的喜好,有了生氣勃勃、手腳俐落的女侍招呼入座點餐,這頓飯就是吃起來神清氣爽。第一次去綱八時負責招呼我們的阿桑,在四、五年之後,我們仍然看到她的身影和元氣聲,穿梭在店內三個層樓的客席之間。

這些阿桑們還有個絕技。如果碰到雨天,女侍帶位前會協助代收保管客人的傘具,並在他們用完餐離席結帳後,準確無誤地把傘具遞交到客人手上,重點是代收時並無任何號碼憑單喔。我第一回見識到這等功力時,真是讚嘆到無言,真想知道他們採用怎樣的置物機制耶。

對了,由於綱八每個樓層都有櫃檯位和矮桌位,但因為我實在不耐跪坐 (參閱淺草老街吃鰻魚飯的內容),因此來到綱八用餐,我們一定要坐櫃檯位,即使多等待一些時間也值得;記得曾經還曾「禮讓」後面二、三組客人先用餐呢。

來到綱八,我們習慣點天婦羅定食($1,365日圓),外加幾份前菜和當季的推薦食材。天婦羅定食的主菜是以高級麻油現炸的生鮮與蔬果,出菜依序有二條大尾炸蝦、花枝、穴子魚、青椒、芋頭片、茄子和小尾炸蝦,以及白飯、漬菜和味增湯。在等待第一批炸物的空檔,我們發現一道美味的小菜——涼拌章魚,切塊章魚佐以清爽順口的醬汁,必定要每人各點一份,絕不分食!

因為我們坐在櫃檯位子,因此用餐過程中,可以細細欣賞掌廚的師傅以恰如其份的節奏炸物、分盤,幾乎不會讓人有放箸等待的空檔。對了,每個掌廚的師傅胸前都會掛著家鄉的出處,我們猜測可能店家想讓同鄉的客人覺得親切,可以跟師傅聊上兩句話吧?

綱八雖然是一家百年老店,但座上客從中壯年上班族、熟齡夫妻到年輕情侶檔都有;官方網站上也提供手機專用網頁,利用二維條碼隨時更新餐廳的每季新菜色──種種觀察都讓我深深覺得:「老而彌新」應當是描繪綱八經營風貌的最佳寫照。

店家地圖在這裡
春季推薦品圖樣在這裡
店家官方網站 

【吃在東京-6‧遠征】支那そばや之醬油拉麵(新橫濱)

(2006-Apr舊文重貼)東京的永田町是日本中央政府機構和政黨總部的所在地。走出了地鐵車站,瞬間就會感受到四周嚴肅的氛圍;步行在人行道時,眼神也避免四處張望、惹人疑竇,因為便衣先生轉頭就在你身邊、抬眼就在你跟前啊。

記得是小泉剛上任總經大臣的前幾年吧,我們走訪了自民黨總部一樓的販賣區,為的是想選購一些小泉先生的記念品,聊慰戶長對他的欣賞之意。當天買完記念品後,已經過了午餐時間,兩人一番商討,決定下個目的地要遠征「新橫濱拉麵博物館」。

我們當下拿出PDA查詢TRAIN的時刻資料後,轉車到東京車站搭乘東海道新幹線前往。這個班次直達新橫濱站,乘車時間只要19分鐘

沒看錯,就是這麼快。同樣是東海道新幹線「希望號」,上回搭乘去大阪時中途還能睡一回合,但這次真的是連椅子都還沒坐熱,就到站要下車了——讓我實實在在體會了什麼叫做「時間就是金錢」啊!



◎查詢TRAIN軟體,先選火車路線(左一),再點選起訖車站搜尋(中),答案瞬間就出來囉(右一)。


◎ 支那そばや:醬油拉麵($850日圓)

外觀乍看有點像立體停車塔的「新橫濱拉麵博物館」需要購票入場,館內陳設採取下町復古風格,一樓除了展示拉麵製作歷史外,當然少不了相關的食品販售。另外還有樣新奇的服務──讀賣新聞社在此設置了一台歷史新聞印製機,遊客只要投幣輸入指定的年月日,機器就會從內建的資料庫找出當日新聞,仿報紙的編排方式列印一份專屬報給你喔。

位於地下一樓的拉麵店區網羅了來自日本各地的名店進駐設點,我們挑選了湯頭以數種高級地雞熬煮而名聞遐邇的支那そばや。

早些時候在台灣看日本節目台曾多次看到支那そばや的老闆兼主廚佐野実氏。這位老是板著冷臉的拉麵職人對自身手藝充滿自信,在神奈川藤澤本店掌廚時,佐野先生還會拒收濃妝艷抹、香氣逼人的女客人(嫌人家會影響店內的氣味),也會在櫃位客人說話聲太吵時,出言喝止。

說實在的,在支那そばや的拉麵上桌前,我對他的作品相當好奇。究竟是怎樣的拉麵可以長期滿足顧客的味蕾,讓這位達人繼續我行我素呢?

哎!「沒有三兩三,不敢上粱山。」我們喝了一口麵湯後抬眼對望,怎會這麼讚啊! 如果說好湯頭必得有層次的話,那麼支那そばや的湯頭絕對是最佳典範。濃淡適宜的醬油口味配上自製的細麵,我們很快就吃到碗公見底,一滴不剩。想要吃佐野先生的拉麵,我覺得到拉麵博物館就好,才不會像在本店得面對達人那麼緊張吧。

提醒大家,拉麵博物館每家店都提供小碗的賣券($550日圓)喔。想一次嘗試多家拉麵滋味的話,可以考慮買這種票券,免得吃撐了太難過。

支那そばや的地圖在這裡(新横浜ラーメン博物館地下1階)

【吃在東京-5‧輕食】神戸点心PAO PAO之大肉包 (新宿)

(2006-Apr舊文重貼)在東京旅行時,如果我們打算一整天要在新宿車站周邊逛街的話,通常就會早一點整裝下樓,到自由行指定的餐廳享用早餐。大約近十點時,一起走到Yodobashi新宿西口店再分道揚鑣;戶長通常主攻3C賣場,我會去逛家飾用品、文具或是超市。這正是我們一向奉行的「和而不同」旅行哲學。不過要實施這種各逛各的旅遊模式,雙方的聯絡通訊能力就很重要。

早期我們採取定時定點的策略,譬如戶長去逛秋葉原,我跑到自由之丘,彼此就會約好三個小時之後,在中點的澀谷車站八犬公銅像旁碰面。不過這種方式有時會發生某一方或兩人都想早一點(或延後)碰面時,卻無法通訊更改時間。

還好接下來幾年,中正機場開始有廠商進駐,提供日本行動電話的租借服務,才稍微有些彈性。前兩年我們採用大眾電信的PHS行動電話後,能直接原機換號漫遊通話,八天的旅程下來兩隻手機的通訊費花不到NT$300,能這樣在東京隨時隨地「摩西摩西」真是經濟又便利啊!

通常吃過了飯店早餐,我們當天的午餐會採取「輕食」主義,而最受我倆喜愛的輕食選擇,莫過於京王百貨地下一樓神戸点心PAO PAO(パオパオ)的大肉包了。




◎神戸点心PAO PAO︰大肉包

京王百貨的地下食品樓層是個很有朝氣的地方。或許是位於JR、小田急和京王鐵道的三叉中樞地,這塊佔地不大但有個好聽名字的食品區(旬彩小路),總是看到人來人往,各攤店員宏亮的叫賣聲此起彼落,幾個人氣攤位的排隊人龍好像任何時候來都沒有消失過。而本文要介紹的神戸点心PAO PAO就是個中代表。

在東京買肉包是個新鮮經驗,吸引我消費的動力是駐守收銀台的元氣少女。第一次經過這個攤位時,少女嘹亮覆誦顧客的點單︰肉包三個、燒賣一盒... 抑揚頓挫的聲調加上發音清晰,聽著聽著我不禁想嘗鮮就跟著排入隊伍,那時前頭大約還有十多人吧!

等待過程中,我邊聽著元氣店員一次次覆誦品名,肉包X個、燒賣X盒... 我一邊也在心中盤算待會的點單,默聲覆誦︰肉包X個、燒賣X盒(用日語)。輪到我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出口快速完成點單,拎著肉包打了通電話,通知戶長回飯店吃午餐了。

神戸点心PAO PAO的招牌商品是豬肉包($158日圓)。這個有男人手掌般大小的肉包,外皮綿厚、內餡飽滿,一口接一口叫人不禁感嘆︰「怎會有這麼鮮美多汁的肉包啊!」買了三粒大肉包配上自帶沖泡的熱咖啡,一頓不到五百日圓的輕食午餐,就在兩人心滿意足下圓滿結束。此後,每回我們落腳新宿,絕不會錯過這家想到就直流口水的大肉包喔。

大肉包和燒賣的圖樣在這裡;這一張更清楚
◎ 店家地址:新宿京王百貨B1第三區

【吃在東京-4‧追星】欧風カレープティフ之DRY珈哩餐(本鄉三丁目)

(2006-Apr舊文重貼)第一回造訪本鄉三丁目是在千囍年之前,這個著名的文教區正是東京大學的所在地。

在我們沿著狹窄人行道前往幾乎等同於東大象徵的赤門途中,戶長述說著在某個阮囊羞澀的年代,他如何在這裡度過一段在職研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從住宿、膳食到課餘生活,還有他看到日本同儕的生活和工作態度,尤其那段實驗室技術人員「盡忠職守」的往事,更令他對這個國家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東大周遭的商家和街景看起來與一般大學商圈無異,大半是些提供學生日常生活消費的商店,還有一些二手書店。戶長當年正熱衷自修法文,還在其中一間舊書店翻箱尋寶,買到了不少平價的經典法文小說與工具書籍,讓他直讚這真是個學習外語的寶庫。

跨越了千囍年後,我們又再度來到本鄉三丁目,不過這回不再是為了緬懷青春歲月,而是專程為了欧風カレープティフ珈哩料理餐廳而來的,它的老闆兼主廚曾獲得1999年東京電視台「電視冠軍」節目的珈哩師傅冠軍。



◎欧風カレープティフ:DRY珈哩餐

說實在的,珈哩飯並不是我特別偏好的「那杯茶」。雖然也不排斥,但因為還有更多選擇,因此這麼多年來總是未曾認真尋找美味的珈哩餐廳。那回會專程前訪,主要是被大廚在電視冠軍節目中烹調的手藝吸引﹔另一方面我們也想體驗,這道日本國民美食能獲得觀眾最高票而榮登冠軍寶座,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座落在離東大僅僅五分鐘腳程遠的欧風カレープティフ,外觀十分平凡,內裝也沒有特別設計,算是一間以學生為主要客層、以料理口味取勝的學校商圈型餐廳。該餐廳訴求採用天然、無農藥的食材烹調料理。

既然千里迢迢遠道而來,焉有不試招牌菜的道理?於是我們點選了歐風店獨特的DRY珈哩套餐。結果滿意嗎?ㄟ!戶長給了「不錯吃」的評價,我則是猛灌冰水滋潤那過於乾渴的喉嚨。(我沒找到這道餐的確實價格,記得大約是一千日圓出頭)

這種「DRY珈哩餐」望文生義就是沒有傳統珈哩那樣湯湯水水,把它想像成經過濃縮的珈哩醬汁,就差不多是那麼一回事。因為少了湯汁,拌著白飯吃就比較不容易下嚥,加上我不嗜辣,雖然還是吃得出所有食材長時間烹煮後的調和美味,但總是吃幾口珈哩飯,就要加配幾口冰水啦。

不過為避免偏頗,我在徵詢過戶長的意見後,還是把這家餐廳列為推薦名單,讓那些喜好珈哩又嗜辣者有機會一試。至於我,就把它當做電視冠軍節目追星族的小小體驗吧。

店家地圖在這裡
珈哩餐(非DRY)圖樣在這裡
本鄉建設促進會對店家的介紹

【吃在東京-3‧老街】鰻蒲燒 前川之鰻魚飯午餐 (淺草)

(2006-Apr舊文重貼)在東京幾個歷史悠久的下町(老街)區當中,淺草無疑是必訪之地。此外,我們也曾經慕名短暫造訪過柴又,電影「男人也命苦」男主角阿寅的故鄉就設定在此地。

類似台灣鄉鎮火車小站的柴又車站前,有攤好吃的現做紅豆餅店,而信步逛過不算長的商店街,沿途都是創業歷史悠久的糕餅店或漬物店。柴又的周邊巷道泰半是住家,商業活動不像淺草那般熱鬧。

相對於晚間極為冷清的街景,我想淺草日間時分的繁華景象,應當有很高比例是來自國內外觀光客的支持;不但通往雷門淺草寺的主要幹道上佈滿各式各樣的商店,連周邊幾條街之內也座落不少各式和食老店。而這家開設在隅田川畔的「鰻蒲燒 前川」,既可品嘗鰻魚美味,還能考驗你的「跪坐」功力。



◎鰻蒲燒 前川:鰻魚飯午餐

說起來,鰻魚飯幾乎是我們造訪東京不會錯過的必吃美食,不過要吃到讓自己心悅誠服豎起大姆指稱好的店家,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我們PDA的東京餐廳資料庫內,就有幾家已經被我們列為「吃倒(不再上門)」的鰻魚店。

算來運氣真不錯,每回造訪前川的天氣都是陽光普照的晴天。坐在二樓大廳堂等待上菜時,望過視線毫無阻礙的大窗,可以看到點點船舶開過隅田川的寬闊景象。

吃鰻魚飯是一種「慢食」,長達數十分鐘等菜上桌的時間,往往就把我僅有的、少少的跪坐能耐消磨殆盡。為啥要跪坐啊?矮桌是也!

東京有些和食老店除了會在鋪設榻榻米的房間擺上矮桌(table)待客營業外,也會有櫃台(counter)的座位。當輪到你進場時,帶位的女侍會先問有幾位客人?要在吸煙區還是禁煙區?要坐桌位還是櫃台位?我們通常是能坐櫃台位就不坐矮桌位,要不然一頓飯吃下來,腰酸腳麻的,痛苦難當啊!對了,這類和食老店通常進入用餐區時要脫鞋,所以服裝儀容自己看著點。(圖例:駒形どぜう店內矮到不能再矮的桌子,最後一張圖的左圖一)

鰻魚飯在日本屬於高價餐點,因此許多店家會推出較平價的午餐組合來招攬客人。前川的午餐鰻魚套餐包含:蒲焼(鰻魚)、附湯、白飯、漬物、水果,價格$2,310日圓。

前川鰻魚飯標榜取材自日本國內活鰻魚,它深獲我心的原因當以師傅的碳烤功力居功厥偉。掀開盒蓋的一瞬間,混合著鰻魚和醬汁的香氣撲鼻而來,嫩中帶韌的魚肉包裹著QQ米飯,讓人一口接一口不能停歇;嗜好鰻魚飯的戶長常常要分食我的鰻魚(份量對我而言多了一些),好吃個過癮。

另外,由前川往淺草橋方向大約一個紅綠燈之遙處,有家二百年歷史的泥鰍鍋料理餐廳-駒形どぜう,也是個品嘗老街料理的推薦去處。若是有興趣走訪東京著名的餐飲用品商店街,路途大約是從前川步行20分鐘左右(地下鐵一站的距離),即可到達商店街的入口牌樓。

老街的風情總是不經意地在古老的建物、細緻的櫥窗陳設、和服婦人穿梭以及美味老店的襯托下,展現一股怡然自得的氛圍。下次來到淺草,逛過雷門買過土產後,不妨繞到前川,吃客鰻魚飯細細配上隅田川風光,享受片刻的悠然時光吧。

鰻蒲燒 前川
店家地圖在這裡
香氣撲鼻的鰻魚飯圖樣在這裡
店家官方網站

駒形どぜう
店家地圖在這裡
嚐鮮推薦的泥鰍鍋圖樣在這裡
店家官方網站
 

【吃在東京-2‧中繼】鳥つね自然洞之親子丼 (外神田)

(2006-Apr舊文重貼)我對東京這幾年都政變化感受較深的是,交通設施內的指示牌新增了韓文,顯見這股旅遊人潮的勢力已令日本人不敢輕忽。但對我家戶長而言,最顯著的衝擊應該是──東京都的某些區域全面實施禁菸,無論室內或室外;其中秋葉原所在的千代田區正是納入全面禁菸的區域之一。

事實上,要癮君子忍著不哈草來逛秋葉原,顯然對地區的商業興衰有關鍵性的影響,於是專為吸煙者開設的「吸煙間」就出現在街角。據某人實地查訪後回報:忍著不吸煙很難受,在裡頭吸煙更痛苦,原來吸煙者也對二手菸難以忍受喔。

到訪秋葉原的巷弄小店可以享受尋寶之樂,戶長就在這些小店買到價格漂亮的原版視窗日文作業系統和一些較冷門的電腦配件。不過,要在秋葉原找到好吃的餐點並非易事,直到我們發現了這家親子丼專賣店:鳥つね自然洞



◎鳥つね自然洞:特上親子丼
「鳥」指的是鷄肉,顧名思義鳥つね自然洞(以下簡稱自然洞)提供的主食應當就是雞肉料理。沒錯,自然洞的招牌菜是親子丼($900日圓),而招牌中招牌則是一天只賣20客的特上親子丼($1,600日圓)。

這款特上親子丼採用日本兩大著名雞種:秋田縣的比內雞和名古屋的土雞,每一碗淋上三顆名古屋土雞蛋汁。只瞧熱呼呼的鮮嫩雞肉與半熟柔軟的蛋汁拌著略為甘甜的醬汁,包裹著來自福島三方山的有機白米飯,讓人直想埋頭苦幹,無暇左顧右盼談天說話呢。

自然洞的一樓店面很小,櫃檯大約六個位子,一般桌位有四桌,所以每到午餐時分很容易客滿。如果想說避開午餐人潮再來,那奉勸你不如就直接「明天請早」吧,人家一點半準時午休啦!我們曾吃過一回閉門羹扼腕而歸,另一回再去時大約十一點半入店,喔喔一樓只剩櫃檯的二人位,還好也趕得及吃上一碗垂涎甚久的特上親子丼。

有了自然洞美味的親子丼做號召,我覺得那些愛逛秋葉原男人的女伴,總算也有個「到此一遊」的理由了。

◎ 店家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外神田5-5-2
店家地圖在這裡

【吃在東京-1‧落地】新宿ねぎし之炭燒牛舌套餐(新宿)

(2006-Apr舊文重貼)或許是過去幾年間,夫妻倆出遊東京的次數有些頻繁,給了親友諸君們一個「又要去東京玩」的鮮明印象,連帶地客戶想要委託作業期間較長的工作時,都會問上一句:最近有打算去日本玩嗎?想要先問問妳的時間呢?

想要悠遊造訪東京,旅費的籌措可不能馬虎;我們既無力擺闊,也不想當個小氣旅者──我家戶長有句名言:要省錢?不出門最省錢啦!於是,我就從兌換日圓這件事仔細琢磨,看看有啥細節可使得上力。



關於日圓兌換台幣的匯率,我們從199x年的0.25一路兌換到這兩年間一直徘徊在0.30上下,眼見著台幣越來越不經用了。因為有出遊的打算,我會觀察日圓的匯率走勢,看到好價位就換個台幣二、三萬元;如果當年順利出遊的話,大約可以用二到三次的匯率來攤算;這個做法就像是設定一個定額的旅遊基金(例如NT$10萬元),每一季存一筆錢,年終匯總使用。

也因此,除了自由行的機酒費用以信用卡支付之外,旅遊的全程幾乎都是以現金消費,它的好處是可以落實budget trip,回國後也無需擔心可觀的信用卡卡費了。那如果現金用完怎麼辦?我們可以到花旗銀行在新宿或秋葉原分行的提款機,直接以台灣的花旗金融卡提領日圓現鈔──真的會敗家到這般田地嗎?說實在的,這檔事我們倆還真是做過幾次呢。

◎新宿ねぎし:牛グリル焼定食 (炭燒牛舌套餐)

這些年我們泰半選擇日亞航的東京自由行,落腳在新宿京王飯店。通常抵達成田機場、轉乘機場巴士到飯店時,大多是傍晚時分了。而落地後第一餐,我們最常選擇到兩個紅綠燈之遙的小飯館,品嘗價美物廉的炭燒牛舌餐。

單客日圓$940的炭燒牛舌套餐,主菜是帶著炭燒香味的薄薄牛舌片,它配著香Q的白米飯真是搭調極了。套餐的邊菜還包括一碗山藥汁、和風沙拉和味道濃郁的牛肉湯以及一碟醃漬小菜。

通常我們會先吃幾塊烤牛舌配白飯,再把山藥汁拌入飯中;由於店家提供免費續添白飯,因此如果想要續飯的話,山藥汁記得可要留下點。此外,我們兩人的點餐當中通常其中一份會點「大份牛舌」(標準份量的1.5倍),這麼一來兩人可以吃到將近三人份的牛舌,既滿足口腹之慾,也不太傷荷包。超值推薦喔!

店家地圖在這裡
店家官方網站
牛グリル焼定食圖樣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