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流行音樂中心] 龔書章談:國際競圖首選案
北部流行音樂中心(Taipei Pop Music Center)的國際競圖案,在2010年1月29日公佈第二階段決選名單,由紐約RUR建築事務所(*)取得設計權(代表人是美籍Jesse Reiser建築師),台灣搭檔的共同投標者是宗邁建築師事務所(代表人是費宗澄建築師)。獲獎作品的影片介紹已發布在活動網站(看這裡)。
「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北流中心)」的名稱和興建陳因,幾經修改才定案。最早要追溯到2004年,中央政府規劃要在北中南各建立一座巨蛋,總計斥資新台幣90億元。但因為各方反對,經由經建會同意後改成為「流行文化產業中心」;但到2006年又改回到「流行音樂中心」,決定只在台北和高雄分別籌建一座大型流行音樂表演中心、一座戶外表演廣場及相關設施。
在該計畫中,文建會一開始就被委以承辦流行音樂中心,但這一點似乎超脫出該機構負責的業務內涵,反倒是新聞局比較合理。但經過多方討論研究後,音樂界反對,因為方向搞錯;音樂表演人也反對,認為應該開放其他演唱會、促使產業連結才對(**)。想接納各方意見的結果,就是與政府原定的大方向不同,但計畫仍要執行。
北流中心的基地選址在台北市南港三鐵共構車站和與捷運昆陽站之間,占地7.65公頃,工程總經費預定為新台幣35億元,預計在2013年完工。(基地環場影片)
贏得北流中心國際競圖首獎的紐約RUR建築事務所,設計包括一個融合辦公室和音樂廳的主體建築、一個由LCD螢幕組成外牆的「名人堂」,以及「機械劇院」。原本是長方體的「機械劇院」,可像雨傘般張開變成多角體,還可在鋪於地面的軌道上自由移動,模糊劇院外表演空間的界線,讓空間利用變得靈活多元。
◎未來性,誰抓得住它?
本次國際競圖的評審之一的龔書章建築師,在決選公佈會現場,接受Archicake線上媒體訪談,解析了「未來性,是這回國際競圖評選最看重的決選標準」:
我們現在看到的建築,很多都是當時設計者嘗試表達的想法和狀態。但我(們)認為,流行文化還是一個未知的產業,它既傳統,又帶有未來性。這個流行音樂中心會影響下一代人看流行場域的看法,而它可能是與我們這一代不同的。因此,我們在競圖評選時,就很重視案子設計的時代性。我們這次把「時代性」定義在5~10年後,而不是我們現代認定的時代性。
另一個要素則是-identity。建築的identity究竟是一個符號,還是一種環境氛圍。看得出,三個進入決選的案子都花了很大的力氣在處理”identity”。比起初選階段還只是簡單構想草樣的呈現,到了決選,他們都用盡力氣在表達「他們心中的台北意象」,提出的是可以進入台灣流行文化或城市生活的作品。在我看來,這是本次競圖難得的”get”。
首獎作品與其他兩件作品有顯而易見的差異。第二名的作品已經「很完整的呈現」,我可以感覺到它很融入台灣城市,但首獎卻預留一些「發展的可能性」,它還有潛力可以拉到五年後,真正做出一些「目前未明」的東西。這樣的期待其實在目前台灣甚或全世界在談場域觀念時,還未能真正被實現的。我們很期待它的發生。
首獎作品裏面有個骨架(frame),外層的「皮」可以像雨傘一樣伸縮,最特別是,它還有個net,像台灣節慶活動常見使用的輕型、彩色雨遮。這個空間的設計可以回應好幾種場地的應用,像個「數位舞台(digital stage)」。
首獎作品在「拉扯」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它不斷在進行有機、彈性的整合。這個特點,讓我們對這件作品抱持很大的期望。
另外,首獎作品有三個很清晰的主體。例如,這個Digital Box,三面都是播放「資訊(information)」,但第四面卻是一個固定的「包廂」。這個包廂永遠都在注視這個長軸,但它與其他空間結合時,就轉變成一個音樂廳堂(concert hall),
今天,當它自成一格面對這個綠園道的時候,就產生出很多比較有機的活動。這兩個是在處理不明的都市生活,用整合的角度在處理所有複雜機能,把它們整合在一棟建物內──包括一個大會堂,下方是交通(設施)、高層則是一些機構、辦公室,我們稱為「名人堂」,這是一個機械人舞台(robot station)。
三個完全不同個性的建築物,要如何呈現在這個複雜的基地裏頭呢?這個過程對台灣是相當有意思的,因為台灣的生活、流行文化的發展都帶有未明的特質。我覺得,首獎作品的「未來性」從此衍生,也被寄予期待。
* 成立於1986年的RUR建築事務所,由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副教授Jesse Reiser和他的日籍建築師妻子Nanako Umemoto合組,代表作「杜拜O-14辦公大樓」剛完工。
**【這是什麼世界】流行音樂中心專題2
*** 音樂創作人陳樂融談:「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國際競圖入圍設計團隊座談會和參觀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