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5

本地米價上漲,全球金融與糧荒危機共伴

上個週末,遭逢了一場「米價」衝擊事件,首度真切感受到媒體頻頻報導的「全球糧荒」危機,似乎也沒有那樣能夠置身度外了。

當天在松青超市,我們發現常購的「五公斤裝的池農壽司米」竟然從$329漲到$349。原本就是中高價米,漲價後更是買不下手。於是戶長大人一轉念,驅車直奔池農在台北景美的總經銷據點,想說批發店應該會比較便宜吧。

果不其然,同樣五公斤裝的壽司米,售價只要$280。「哇,超市賺太多了吧。這幾年真是平白吃貴米了!」親切的老闆娘結帳時,還免費贈送了三顆又大又胖的雞蛋,「哇,至少價值15元耶。」

周二,在英國五色鳥的「資本主義下的公平正義」文章中,讀到美國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和全球糧荒,將為人類帶領到一個無法預知深度的災難境地:


國際貨幣基金(IMF)已經提出警告,次貸問題所引發的信用緊縮效應將可能造成一兆美金的損失,約莫台灣一年半的GDP總和。更糟糕的是這場席捲全球金融業的風暴,除了拖累各國經濟發展之外,現在還朝向糧食商品市場撲去。金融危機已經讓人頭大了,再加上糧食危機,簡直就像雙颱效應,沒有人知道這場全球風暴最後究竟會讓大家付出多少代價。

於是,上網閱讀了一些有關糧食危機的資料,摘要筆記如下:

◎全球糧荒三大成因

全球糧食危機可以歸納成三個原因。首先是,印度和中國這些人口眾多的新興國家強力發展經濟。當生活改善後,糧食需求相對增加,不只人吃穀物,畜牧業的動物也要吃穀物,於是穀物需求量便多出了一倍。因此,許多稻農轉而生產更有利可圖的經濟作物,以致種稻面積逐漸減少;另一方面,都市化和工業化亦削減了稻米的種植面積。

其次,這些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崛起後,能源消耗增加,帶動原油價格上漲,開發生質能源成為歐美國家努力的方向。美國研究顯示,一旦原油價格超過六十美元(2008-04-15的原油價格為112美元),用玉米製造生質聚合物,取代石油提煉的聚合物就符合經濟效益。美國政府在2006年宣布以玉米為主要生質燃料後(*),玉米價格立刻上漲,原本供應飼料的玉米因而短缺,導致飼料價格也跟著飛漲。再加上歐美地區都有大量農地轉作可以生產生質燃油的作物,也直接影響了穀物的總產量。

第三則是全球氣候異常,例如澳洲就因雨水不足,導致農作短缺,不再出口穀物。

三個因素匯聚在一起,就造成了全球糧食危機。主要稻米外銷國家,如泰國、埃及和越南都受到影響,埃及和越南日前陸續停止稻米出口,更加重了全球的糧荒。

◎面對這一波全球糧食危機,台灣能否置身事外?

台灣政府一直很重視糧食安全,也一直採取有效措施,保證糧食充足,從稻米保價收購制度到農地農用政策,都是確保台灣的糧食生產能夠自給自足,但是相對付出的代價就比別人高。

在反共抗俄年代,增產是首要考量,一方面大幅開發農地與水利,一方面採行肥料換穀政策,刺激農民生產。一九七○年代發生第一次能源危機時,國內一度發生短期的搶糧風波,和今日的國際搶糧情況有點相近,於是蔣經國就提出了「有比無好」的基本農業政策,在「寧可過剩,不要不足」的理念下,政府採取高價保證收購制度以刺激生產,以比市場價格更高的價格收購米糧,同時還要負擔蓋倉庫、管理等費用,可以是說用全民的錢來補貼農糧,因而也引發了不少爭議,認為可以從泰國和美國進口稻米,何必花大錢做傻事?

儘管如此,政府「有比無好」的農業政策始終不變,客觀環境上,國人對稻米的需求已經大減,以前每人每年吃掉約一百二十公斤稻米,如今只需五十公斤,也就是說八十萬公頃農地事實上只要有卅萬公頃農地來生產糧食就夠了。

於是政府為免生產過剩,也採取休耕政策和轉作補貼,每年花上百億費用以繼續保持農地農用,再加上前年修訂的糧食管理法規定國內儲備三個月的安全存糧,公糧倉庫中常保卅一萬公噸的糙米,一旦有緊急狀況發生,另外還有廿二萬公頃的農地可以立即生產稻作,二期稻作也只要三、四個月就可以收割,所以完全不受國際米價上漲的影響。台灣絕對有能力迎接國際稻米市場的變局。

◎安全優先 不會出口稻米

話雖如此,但是國內米價從去年十一月起不也還是直線上漲嗎?台灣稻米價格確實比去年同期上漲了一成五,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去年二期稻作受到去年柯羅莎颱風影響,歉收十三萬噸白米,但是泰國米至少漲了七成,兩者並無連帶關係,台灣米價上揚的原因是與國際市場急漲原因完全切割的。農糧署從三月份起採取了積極作為,每週釋出一萬噸公糧進入到市場,強烈打消市場預期漲價心理,但是顧慮農民收益,所以讓價格反映合理成本。

那麼,面對亞洲米荒,台灣稻米有出口計畫嗎?台灣的農業生產環境得天獨厚,面對國際米價上漲,確實有人來接觸米倉中的黃舊米,但是除了少部分糧商賣出一小部分給香港外,政府並沒有賣,主要還是基於糧食安全優先於外匯的心理。

另外,泰國、越南的稻米生產成本遠比我們低得多,又是全年都有收割,台灣稻米若要輸出,還是得朝精緻化路線去發展。
-----

(*)美增加生質燃料產量 墨西哥灣死亡區擴大

一份由加國主導的科學研究報告指出,美國計畫增加由玉米生產的乙醇量,將對墨西哥灣的海洋生物帶來環境「災難」。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地理學家度納(Simon Donner)也表示,增加玉米種植量,將讓墨西哥灣所謂的「死亡區」更形嚴重。這個區域的氧氣非常少,易造成海洋生物窒息。

度納表示:「多數有機體如果沒有足夠的氧氣就無法生存,生活在海底、無法離開的有機體,可能全數死亡,如果可以的話,魚類將遷移他處。」

度納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以電腦模型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玉米種植量要達到美國設立的2022年生質燃料目標,則將造成密西西比與阿查法拉亞河增加一成到三成四的氮污染。 研究報告也顯示,美國縮減墨西哥灣死亡區的目標,失敗機率高達九成五以上。 美國南部、墨西哥與古巴包圍的墨西哥灣,三十年前首度測量出死亡區域,每年夏天這塊區域都有高達兩萬平方公里的擴張。

死亡區域是伊利諾州、愛阿華州、內布拉斯加州與威斯康辛州玉米田使用氮肥間接造成,過量的氮流入密西西比河成為硝酸鹽,提供海藻成長所需養料,而海藻死亡、沉到海底腐爛的過程,會從水中吸走氧氣,讓其他一切生命形式死亡。

度納指出,美國的玉米種植量約佔全球一半,部分玉米提供人類食用,但大多數則當作家畜飼料或拿來製造乙醇。 若要避免死亡區擴大,則美國農民必須停止使用玉米飼養動物,並大幅改變農業管理技術,才能控制硝酸鹽污染,同時達成乙醇生產目標的唯一方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