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1

【散策】住宅巡禮自家篇:老爹的夢想農莊

這半年多來,我的興趣擺在建築設計。近身足跡可以到達的地方,就會去瞧瞧看看,試著從建築物使用者的角度,更細微地體會空間佈局的種種感受。

最近閱讀了中村好文的「住宅巡禮」一書,看到建築師柯比意在瑞士湖畔為雙親大人設計興建的住宅,無論是主屋內部動線規劃、周遭庭院,甚至那個眺望湖光水色的圖框式休憩設施設計,都充滿著生活閒適的雰圍。

於是,我也想起老爹在新埔鄉間購地自建的農莊,這是雙親大人退休後的住所,也是每年高接梨種-幸水梨的產季,我們總能吃到物美價廉好滋味的所在。


大年初三,開了將近三小時的車,來到了自家農莊與家人共進遲來的午餐。打開被橘色炮竹花綿密纏繞的朱門,映入眼簾是極寬闊的草坪。因為去年新購入近90坪的山坡地填土整平後,與鄰居的土地有段明顯的落差,讓視野少了以前圍籬的阻隔,變得寬闊無比。

可惜這天又是煙雨濛濛,照片的光線欠佳。所幸靠著寬景接圖軟體autostitch的神功,以16張連續照片拼接出近180度的景象,勉強可窺看出這片幾近無礙的好風光。



這是老爹傾力自行設計、監造的夢想莊園。十多年來,每次我來到這裡,都會看到老爹添了新物件──可能是新栽花種或是意外豐收的果樹,當然還有讓我欽羨不已的各種繁花盛開。因為台北住家公寓的方位不向陽,盆栽總是垂頭喪氣、了無生意。

這次我發現,草坪鄰近朱門處新栽植了雪白和粉紅色的梅花樹,也才知道梅樹的幼苗要價數千大洋耶。而主屋邊筆直高約二層樓的木瓜樹更是果實累累。

老爹現場攀梯用鐮刀摘了兩顆,讓我們帶回台北;據說第一烹調首選是:青木瓜排骨湯,老媽保證木瓜清甜無比,吃過的都稱讚。喔,那就待我試過後再來報告吧。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很棒的地方!

其實我從五年前就一直在找類似這樣的地方,南至台東、北至三芝都曾經看過地;只是一來沒看到真正心儀的地方、二來因為許多人事牽絆難以實現。希望趁還沒有太老的時候,還有機會找到一塊自己喜歡的土地。:-)

echotpe 提到...

【番外篇】追尋夢田非易事?!

Fred提及想要尋覓夢田,我周遭一些四十世代上下的友人,也有類似的想法和行動。他們實現「尋夢」目標的做法,因為家庭成員與工作型態的不同,而多有差異。

有人在車程一個多小時之遙的鄉間,租地體驗農作,夫妻倆在周末假日遠離台北都會;像是切換開關般,啪一聲轉換生活步調與空間環境。有人舉家遷居到宜蘭平原,但男主人每日通勤到台北工作,小孩念當地的私立小學;生活在令人稱羨的好山好水處,卻仍利用都會較優渥的經濟物質特點。

那我的雙親呢?因為有機會(至少在初始的那幾年)近距離觀察雙親大人的夢田之旅,我認為他們採取的算是一種「離塵不離城」,而非「離鄉背井」的策略。

怎麼說呢?因為他們不是徹底遷離長久居住的地方,離鄉背井搬到一個全然莫生的地方,而是在離風城老家僅30分鐘車程的果園山坡地(從大範圍的地形而言,應該是山谷),延伸闢建這處農莊。於是,既有的人際網絡、生活供應鏈—從飲食、醫療、社交活動到親友探訪等—都幾乎沒有中斷,仍然能以快速且經濟的方式輕鬆取得。

另一方面,他們也適度與當地的客家聚落建立友好關係,把他們的美食好物引介到原有的生活圈。就某種角度而言,已屆七十高齡的雙親為自己與他們的親友,開創了一扇退休生活的新視窗,以一種健康的、多變的方式,精采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匿名 提到...

謝謝回覆。:-)

我喜歡的是完全鄉野的生活形態,但透過網路工作(我的工作基本上只要有網路,住哪裡都可以);除了不能算是正牌的農夫之外,鄉下生活所需的一些技能、整地、種植、維護等等都難不倒我,基本上算是有足夠條件的。

只是如前面所說,有些人事上的羈絆(主要是父母親不想離開台北),所以暫時走不了;現在只能住「比較接近」這種生活方式的地方,不過距理想還是有一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