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看到芬蘭設計,看不到創意產業的商業論
七月初,看到「設計.讓世界看到芬蘭(PURE Finland)」這本書宣傳網頁發佈的目錄時,心裏對書的內容「取向」就有點譜了(從書籍製作人的經驗)。上個週末閱畢掩卷,沒有太大的失望,但也不驚艷。簡單說,子題的枝幹太過繁茂,失了深度(不少我覺得有趣的案例都只能點到為止);不以人物報導為主,少了故事張力。
想了一想,我暫且把它定位是:一本知道芬蘭設計──從生活用品、織品服裝、家俱、住宅建築、甚至社區開發各個領域的「quick reference book」,不過這本工具書缺乏了基本索引(index)編排,查起來並不太容易就是了。
大凡構成一個國家某種產業最終能成為「產業群聚結構(industry community)」(像是台灣的半導體、光電和精密機械等),除了國家政策的領航,搭配精準的行動綱領之外,「資金、技術、行銷」則是三大環塊,缺一不可;商業模式、國際競合,更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可惜的是,這一年多來,書市出現有關談論和介紹芬蘭創意產業的書籍(特別是書名寫得很有一回事的那種),總是不到位,顯然執筆者(群)沒有實際在產業歷練過也有關係吧!
或許是因為閱讀過程感到太平靜了,我還邊看邊記錄一些有意思的情報,準備當做延伸追查的觸媒。
(1)封面的藍色調雪梅(p.85)
封面採用Marimekko設計師Erja Hirvi的Lumimarja(雪梅)系列的花色。在Marimekko官網上,Lumimarja歸類在織品部分,不知道指它實際會以布料的型式在賣店銷售嗎?很可惜都沒有在其他商品類別中,看到這組花色的實際應用…這組藍色調的雪梅看來很清爽說,製作成寢具應該很適合!
(2)冬天不積雪的購物街(p.48)
赫爾辛基市的亞歷山大購物街,採用地下熱管線工程,讓冬天下雪日子,整條購物街不會積雪。想要找一些這個工程設計的概念和工法的資料。
(3)藝術品超市(p.36)
這是個已經終止的實驗計畫,除了展售的作品都標示價格外,還推出「xx元特賣會」的促銷活動。
(4)小木盒樹苗(p.66)
把小樹苗種在木盒中,可以在家栽植,樹苗長成後會突破盒底,這時再連盒移植到較大的空間。對我這個非綠手指真有吸引力!
(5)阿拉伯水岸住宅(p.138)
(6)Ruoholahti廢棄工廠的再生開發案(p.17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