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策】650坪樹屋——改建後的北投市立圖書館
周五正午,趁著兩個行程的空檔,在圓山站搭上前往北投的捷運,目標是這個月在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和Mobile01掀起熱烈討論的「650坪樹屋——改建後的北投市立圖書館」。
原本以為圖書館在北投站,出站前詢問了旅遊服務處的小姐,她親切告知要轉搭支線到新北投站,出站後沿著公園右側,依循路標直行就可以看到了。於是,我又以為穿過一座公園會看到準建圖片上的建築物。結果公園走不到一分鐘就....看到圖書館了,原來是在公園中央喔!
我先沿著建築物外部逛了一圈,比預期的規模小許多耶。再入內巡視過那一座座據說110公分高的書櫃,我發現每一排書櫃當中,設計了一個兩面都可以入坐的矮椅,位子之寬讓一對情侶現場演起了「疊疊樂」。其實一踏入室內,眼睛就不舒服,因為燈光實在太不明亮了,這昏暗的程度簡直就是催眠靈藥,因為看到一些人坐在單人椅上打盹,還是因為午餐過後比較容易打瞌睡啊。
接著信步來到一、二樓外廊間的席位,果然搶手,全部滿座。最後我在地下一樓的外廊找到一個空桌位。這個位置面向公園林蔭,今天陽光普照,涼風陣陣吹拂,雖然沒有小橋,但可聽到流水潺潺——嘻嘻,有支排水管正隔著小小的護城河,與我的位子遙遙相對喔。:p
我掏出TH55和文件就著自然光寫起稿子,大約待了40分鐘。期間,有兩對母子先後坐在鄰座,媽媽翻開書本,輕聲說著故事,接著又有一對小學生在館外的草坪上吹奏笛子。當然,這個選前最後一日,掃街拜票的車隊也一波波經過。總之,這是一段很有生活感的40分鐘,完全不同於要求噤聲的大學圖書館使用經驗。
最後要投訴一下,那個一樓的女用休息室八成是設計給140公分以下的民眾使用的,空間之狹窄,木製隔間陳設施工之粗糙,只能搖頭再搖頭。
返回市區的捷運車廂內,我的鄰座是兩位說著日語,拿著地圖參詳的年輕女子,她們膝上擺著溫泉區商店的土產提袋。我想著,這午後二小時不正是一段「到此一遊」的散策嗎!
2 則留言:
上周五受邀到北投參加客戶的尾牙宴,途經北投圖書館時,順道再進去看看。當時大約傍晚時分,天色已暗,結果發現照明亮度已經改善了,增加了一些白光照明,而館內靠近窗邊的閱覽座(有桌上檯燈者)幾近客滿喔。
當我沿著溫泉路漸行回頭看,木屋內暈黃與白光交錯的照明,在館外濃密樹林環襯下散發著溫暖的景象。我突然想起童話書上,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在木屋內用餐的那一幕:)
延伸閱讀:
受綠建築啟發 前市圖北投分館主任出國學環保
[節錄自原文]
...不過,當他開始接手籌備新館時,卻發現一些過去沒有發現的事。包括部份居民其實希望圖書館遷走,對居民而言,蓋一座新的圖書館,對當地經濟並沒有什麼幫助。
「但當圖書館落成後,居民態度大為轉變,人人都引以為傲。」繁運豐記得,有一位阿婆原本已打算賣掉溫泉街上的房子,但看到圖書館蓋好後,直說:「不賣了不賣了,因為旁邊這棟房子蓋得太漂亮了。」
也有里長在選舉時,就把圖書館當成文宣的背景,直把圖書館當自己政績。
北投分館對地方的凝聚力量不僅於此,圖書館啟用後,社區居民大量回流辦借書証,著實讓櫃檯人員天天人仰馬翻。而一些社區活動也陸續在北投分館舉辦,讓圖書館成為北投人的驕傲。
「看著每天川流不息的人潮,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成語裏,會用『魚貫進出』來形容人多。」繁運豐說。
這些情形,都讓繁運豐感到雀躍,他從沒想過一棟建築所帶來的影響,竟是如此巨大。不過隨之而來的,卻也有一些副作用。
新建築吸引了大量的觀光客,並常與在館內安靜唸書的民眾起衝突,而館內自導系統的缺乏,也讓民眾只是來看漂亮的建築,卻會下「這裏不當餐廳真可惜」的結論。
建築界流行一句話,建築的生命始於工程結束之後,對繁運豐而言,感受更是深刻。
「北投分館只成功了一半。」繁運豐指出,接下來北投分館必須要加強導覽的設計,把教育的功能帶進來,才能逐步讓民眾素質提高。他說,這作法除能讓民眾學著了解什麼是綠建築外,甚至對後面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也能多點認識。
張貼留言